浅谈目前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技术文档

jswd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档 > 正文

浅谈目前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山东茂隆新材料 2020-11-16 1535


摘 要:本文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了调查、探索与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克服不良倾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程建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某项具体施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的合同承包目标,使企业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 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重视《实施性施组》的编制

《实施性施组》本是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应根据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工程内容、规模、技术要求、现场环境及企业自身条件、合同工期等,进行全面规划编制。但如今某些施工单位却不甚重视《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对工程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现场布置等缺乏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操作中凭经验行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表现为施工现场混乱、无统一规划的场内道路,材料堆放混乱、机具停放无序等。其后果是材料多次转运、通道阻塞、车辆通行不畅、污染环境,影响施工顺利进展。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建筑市场从招投标开始,即对《施组》未予足够重视,在评标办法评分中往往以投标价位占主导,加之其它如企业信誉、业绩、项目经理素质及其它相应性等的占分,余下技术标中《施组》分仅占15%,且规定不应少于多少分,由此,形成投标人之间技术标得分差距不会很大,这就造成投标人注意力集中于报价(这也是必要的),而轻技术标中《施组》的编制,不认真考虑场地合理布置、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而仅仅是一般性的泛泛之谈而已。其次,在于市政工程大都属“政府工程”,时限性极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以进度为主导的思想与行为,认为《施组》可有可无,有的即使编写了《施组》,这也仅是为了程序上需要,根本不予认真执行或不具良好的可操作性。

2.施工准备不充分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

  (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

  (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

沥青麻绳是有麻绳和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的一款具有防腐性沥青为主要材料的添加剂通过浸泡的一款产品。麻绳是取各种麻类植物的纤维。麻绳是麻在大水池里泡一段时间,后扒掉皮,晒干,然后用搓绳机加工。麻绳具有抗拉力和抗阻力较强,而且耐腐蚀、耐摩擦、有弹性,当突然受到冲击时不易断裂,在起重作业中用得较多。然而沥青麻绳在研究开发中通过沥青等添加剂的浸泡后,用于伸缩缝、沉降缝等填缝材料。沥青麻绳的规格有2cm~8cm之间都有。

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

  (6)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7)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

(8)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内业资料管理工作不重视

内业资料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指导施工、进行质量评估和计量支付的依据,其内容全面记录并真实反映工作的施工及管理过程,是工程可追诉性的重要保证依据一个项目的管理。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如合格单、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工程中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4.施工资源配置不合理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全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实践证明:违背客观规律,不计成本而大量增加投入,盲目赶工的“形象”工程和投入不足致使进度缓慢的“胡子”工程都将导致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工程的严重亏损。

5.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也是企业生存的“生命”所在。但往往为了抢工期,较多的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和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如排水工程沟槽开挖,不积极主动开挖坑内排水沟、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带水浇筑砼基础、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压、砂方填筑不冲水振夯;砖石砌筑座浆不饱满、空洞多……,从而导致众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质量与寿命。

6.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

近年来,市政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

7.对文明施工缺乏应有的重视

由于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 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在城市的市区内予以实施的,其施工具有如下特点:施工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如车辆通行、行人来往、临街店面、摊点干扰等。使材料堆放、工程车辆通行、工作环境等均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不加以认真对待、安排,势必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有碍施工操作与进程,并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如不加以克服、任之发展、养成不良习性,其后果必然导致市政建设难以向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规模的方向发展,也将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 改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建议

1.认真考察所需技术,作好技术准备。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2.提高对“施组”重要性的认识

“施组”(含“实施性施组”)的重要性本是众所周知的,但仍有必要从源头上提高各方对“施组”重要性的认识,即在招标中适当处理商务标(报价)与技术标(施组等)的关系与比重,在评标中不论采取何种评标办法(“综合定性评价法 ”或“综合定量评价法”),首先应对“技术标”进行审核,淘汰不合格的投标单位,然后再按既定的评标办法进行“技术标”和“商务标”的细化评分,以此引起投标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重视。

3.加强现场工程监理工作的力度

现场工程监理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实施性施组”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并按经审批合格的“施组”进行现场检查与监控,防止违规作业等。

(1)监理工作的核心是预控。监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场经验为业主服务,要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各监理组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对图纸会审、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等工作都能按公司要求做到认真、及时、有效。不论工程大小,何种类型,吃透设计意图、熟悉现场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及开工准备充分,都是必须的。公司从技术力量上保证,帮助监理组共同做好这一工作。

  (2)所用于工程的材料均应是合格的,所做的工程试验各项指标均应是真实的,这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公司各监理组抓住材料试验这一关,按公司制定的一系列的做法要求和表式,做好记录台帐。在现场按部就班对进场材料的数量、流向、质量情况进行记录;实施试验见证制度,对工程试验的部位、时间、结果进行记录;对材料复试报告和工程试验报告进行搜集评价。这一做法的真正落实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但对保证材料试验监控起了积极作用。今年初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检测试验室,从专业试验的角度对各监理组的试验检测控制做法进行掌握和指导,对监理组的试验人员进行培训、交流。各监理组在这方面的工作都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有不少监理组在水泥、黄砂、钢材焊接等质量上发现了不少问题,起到了把关作用。

  (3)抓好合格工程量计量审核工作,也是现场监理组的工作重点。各监理组部能意识到这问题,充分行使业主授予的权利,在对工序检查验收的同时,及时记好工程量台帐,记录验收内容、时间、部位,每月汇总,结合施工记录、资料和试验报告的检查,签发验工月报,未验收、未提供资料、未按规定试验,坚持不计量,为监理工作正常开展和质量受控打下了基础。

4.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5.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6.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文件、宣传资料及有关法规的操作,提高各施工单位领导及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能自觉而认真地贯彻和按经批准的“实施性施组”进行现场布置及各项技术管理,做到管理科学化、施工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杜绝质量事故和返工的发生,并确保施工安全。

7.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次不齐,管理水平和能力相差较大,或是责任心不强或是财务上控制不严,容易造成资金流失,这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点不强,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进场点验工作,表面上责任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但实际上当合同价款确定后,唯有成本管理才是增效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分工却不约而同地回避了成本管理这一核心。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起一套责任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8.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现场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技术素质,乃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现场施工员应选配思想好、技术素质高、有经验、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人员,充实到现场工作点的管理与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含民工)应具相应的技术素质,否则不予上岗,以确保工程质量。

9.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现场文明施工实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一种举措,也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形象的一个窗口。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有必要对此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施工单位则据此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尽一切可能进行封闭式施工,避免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从而确保围内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可保护已完成工程的质量并免遭损害。

三、 结 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优化现场管理应该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等三原则。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工程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应引起建设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摒弃消极想法,建立新的理念,结合工程的特点、内容、规模、自身条件等,制定有针对性、具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应以规范为准绳,对各项内容做到具体而细化,使其能真正成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性文件。只有不断探索、克服不足,完善自我,才能强化企业,使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留电免费咨询 [5分钟内回电]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