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wd
山东茂隆新材料 2021-01-31 3087
随着建筑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管理求得效益最大化更具挑战性,成功的企业在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管理其资产,从而创造利润的同时风险也越来越多。目前,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项目的风险管理,管理者能有效地保证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笔者在本文中就建筑施工企业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一、研究的背景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体制的改革不断的得到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的招投标制、工程承包合同制、工程建设监理制以及工程担保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推行,使得建筑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越
沥青麻丝是选有上等的麻丝,浸泡在有本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的一款具有防腐性沥青为主要材料的添加剂里面的一款产品。麻丝具有质地轻、强力大、防虫防霉、静电少、织物不易污染等特点。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本产品主要用在伸缩缝、沉降缝等填缝材料。本产品施工非常方便,替代了原有的麻烦施工方法。我们一般是桶装的,只需要采购后,取出来就可以使用。
来越大,项目自负盈亏的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自觉的关注项目实施中的风险问题。如何准确的预算和投标报价、如何利用合同进行风险管理以及如何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的项目承包形式不断出现:固定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浮动总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交钥匙合同、项目管理合同、设计建造合同、BOT合同、CM承发包模式等都是现在建筑市场业主常采用的合同形式。不同的合同形式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管理也是企业所感到困惑的。业主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或固定单价合同,把市场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等转移到承包商身上,而交钥匙合同、设计建造合同、BOT合同、CM承发包模式的实施,更使得承包商除了要面对工程建设风险外,还要承担设计风险或项目运营的风险,这更迫切需要承包商加强风险管理。
与企业面临的日渐增大的风险相对应的,是我国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的低下,以致于建筑项目工程事故频发,建筑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项目前期的风险识别、事前风险防范和事后快速应对的能力。
二、现实意义
工程建设项目是国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载体,研究项目风险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其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速度和幅度增长迅猛,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2002年全国的社会固定资产已达43 499.9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7%。2000年基本建设投资从2001年的14 820.10亿元增长到17 666.62亿元,同比增长19.2 %。而2004年1月~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21 843.97亿元,相对于2003年1月~6月16 674.79亿元的投资额同期增长31%。国家已经把增加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或陆续启动,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特大型工程,以及完成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等。蓬勃发展的工程建设产业,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由于国内建筑企业总体水平还不高,投入产出能力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且重大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如当年上海地铁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5亿人民币之多,这里有相当程度是由于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低下、风险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增强企业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显得尤为必要。
三、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的战后重建过程中。在这期间,欧美兴建了大批的能源、水利水电、煤炭等项目,由于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宏观和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项目在成本、质量、进度管理等方面要面对很多风险因素,于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应运而生。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相关学者,主要研究了业主与承包商在合同中的风险责任问题。20世纪80年代,伴随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大型项目的立项决策、工程保险、地质及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分担、费用超支风险、工期延误中的责任问题、技术风险、结构设计风险分析等。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针对某一风险进行单一的分析,研究方法主要以概率论为基础。这一时期对风险的起源也有所探索,但整体来说缺乏系统性和普遍适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风险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着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的风险对项目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几年中,对项目风险的研究异常活跃,在对项目风险继续深入研究的同时,有的学者已经开始对风险管理进行归类、总结并提出系统的风险管理概念。
2、国内的研究状况
我国对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风险”一词最早由周士富提出,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 《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此后,有关学者和专家对风险分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部分理论体系还停留在郭教授最初提出的体系基础上。
近几年,我国才开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工作,有的学者著书详细介绍欧美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促进了国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也有学者对承包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行了研究,在引进和推广工程保险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针对我国国情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是以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风险及项目可行性研究为契机发展起来的。由国家科委主持的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三峡工程重点科学技术研究”中,安排了三峡工程的风险研究。从1987年-1996年,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三峡工程研究”课题组承担了三峡工程风险研究,在国内首先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国内工程有很多大型项目中已经成功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带来良好的效益。总体来讲,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一个学习和探讨的阶段,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尚无定论,各种适合我国建筑企业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中。
四、目前国内建筑企业风险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方法的研究,在具体项目运做中如何使用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系统方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也不强。
2、国内缺乏相关的中介咨询机构来提供项目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由于项目涉及法律法规、合同管理、工程保险和气候地质等众多领域, 需要专业的项目风险管理咨询机构来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空白,急需加以改变。
3、建设市场各主体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无论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还是工程实施阶段都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既不能对风险量化分析,也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只有个别大型项目能进行较深入的风险管理。
4、项目风险管理在操作上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目前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大多来源于欧美,而国内情况与欧美有很大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它们的企业也存在很大差距,由此造成欧美的风险管理方法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
Demand feedback